浙ICP备2022016517号-12 Copyright www.nengyuan.zhangbeibao.com 纵横能源网版权所有
邮箱:51 46 76 11 3 @qq.com
摄影:周少伟 朗诵:黄 立
西陵口观海
唐 朝· 薛 据
(资料图片)
长江漫汤汤,近海势弥广。
在昔胚浑凝,融为百川泱。
地形失端倪,天色灒滉漾。
东南际万里,极目远无象。
山影乍浮沉,潮波忽来往。
孤帆或不见,棹歌犹想像。
日暮长风起,客心空振荡。
浦口霞未收,潭心月初上。
林屿几邅回,亭皋时偃仰。
岁晏访蓬瀛,真游非外奖。
薛据,河东宝鼎(今山西万荣县)人。薛氏为河东望族,薛据排行第三,人称薛三。开元年间进士及第,天宝六年又中风雅古调科第一人,然仕途坎坷,晚年任水部郎中。好炼丹采药,为人刚直大气,亦恃才傲物,在世时即有诗名,与高适王维杜甫岑参等交游,时相唱和。
作 品 赏 析
诗的第一句中“长江”并非指现在的长江,现在的长江在古代称为江水,虽然有时也叫长江,但尚未形成统一称谓,“长江”一词主要是泛指长的江,如王勃的《滕王阁诗》最后一句“槛外长江空自流”,滕王阁在赣江边,这句中的“长江”显然是指赣江而非现在的长江,所以本诗第一句的“长江”应该是指钱塘江。题中的“海”其实是钱塘江入海口附近的一段,钱塘江自西兴以东呈喇叭口,江面急剧变宽,海潮涌入使江水带咸味,当地人皆称为海。第一联写出了钱塘江的奔流之势和江海交接处的广阔之势,然后联想到这奔流广阔之水是从混沌示分之时融化而来,浩瀚的江水使大地失去边际,天色也被洒染成江水一样的颜色。东南方万里广阔空间,极目望去什么也看不到,只有江面上青山的倒映随着波浪浮沉,潮水忽而涌起忽而退去,一片船帆在宽阔的江面上一会儿就看不见了,船夫应该在自由轻松地唱着棹歌,天色向晚江风渐起,游客心潮起伏,渔浦落日的晚霞还没退尽,水潭中已经倒映出初升的月亮,长满树木的小岛层层曲折回环,江边的小块平地各成俯仰形态。在年底访问蓬莱岛,这访仙问道之旅并非外来的力量所致,而是诗人最真实的愿望。全诗从海景冥想到混沌之初、天地交接,再回到江山日月,最后心游天外,作寻仙之旅,诗中的钱塘江如天河奔涌,连接仙境和人生,穿越过去和未来,让人神往。
资料:萧山记协摄影摄像与剪辑委员会
萧山记协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
摄影:萧山记协摄影摄像与剪辑专委会副主任 周少伟
朗诵:主任播音员 黄 立
终审:陈 默